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多参与罗卑的内政!
简单来说就是札木合有意以开放经济为条件,来换取大周不掺和罗卑内政事务!
意识到这一点叶明盛也是有些玩味,目前的形势来看,努尔江是想要挑起罗卑内战的哪一个,但是他的兵马和札木合相比处于劣势,所以为了能够打赢,努尔江想要拉上索伦部的尹布格勒。
努尔江麾下约有三万兵马,而尹布格勒麾下兵马比努尔江稍微多一些约有三四万的样子,而作为大汗的札木合则有五六万人的样子。
因此从兵力数量来看,努尔江和尹布格勒联手是有优势的,因此叶明盛原本向札木合施加压力,是想要札木合来找自己与另外两家和谈的,但是现在看样子,似乎是和叶明盛预想的不一样··························作为大汗的札木合并不是来找叶明盛出面与那两家罢手言和的,反而是想要以开放经济为条件,来换取叶明盛不干涉罗卑内部局势!
如此来看似乎不止努尔江想要干一下子,这札木合似乎也是有意想要借这个机会,扫平努尔江和尹布格勒两人,完成对罗卑权力的统一,成为罗卑诸部中真正一言九鼎的大汗!
想到这里叶明盛则是皱起眉毛思考起来,从苏仪的讲述来看代表札木合而来的包音那,看上去似乎很有诚意!
在会晤中包音那向苏仪暗示,只要奉武军答应不干涉萝北局势,那么不光经济市场方面好谈,其他的一切也都是可以谈的,其中就包括接受大周皇帝的册封。
册封二字虽然说的委婉含蓄,但是实际上这就是代表札木合愿意向大周称臣纳贡!
要知道罗卑一直是大周北部边境最主要的敌人,其对大周北部边境的威胁,从历史上来看是要强过钦察人。
只不过最近这三四十年在天降勐人霍都的率领下,钦察人表现的很强势很勐,威胁是要强于罗卑人!
而罗卑人只是在大周开国处,兵威最鼎盛的时候才是短暂投降过大周,其余时候基本上是一直和大周作战······················因此若是能够让罗卑人称臣,这对于奉武军乃至整个大周,在外交上毫无疑问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所以在得到了包音那的暗示后,身为奉武军外事局副局长的苏仪,便是给叶明盛写来了这封表功的奏本!
看着苏仪在奏本中热情洋溢的文字,叶明盛则完全不像苏仪一般高兴!
尽管目前大周和罗卑人之间关系,处在历史最好的蜜月期之一,并且已经有了大周强,罗卑人弱的趋势,但是叶明盛认为罗卑人骨子里还是很骄傲的,他们不愿意成为大周的臣子,朝拜大周的皇帝!
因此罗卑人虽然在大周开国初期,短暂向大周称臣但是没过几年,他们便是再度反叛劫掠大周的边境!
而即便是现在这个境况,札木合想要向大周称臣这个消息一旦流出,势必会在罗卑内部一石激起千层浪!
由于有尹布格勒和努尔江这两个人在,札木合在罗卑内部的威望本就不是特别强,而如果他做出这样的政治承诺,叶明盛觉得这将会动摇札木合在罗卑内部的统治基础,造成很多罗卑族人跟札木合离心离德····························叶明盛见过札木合,知道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才,所以他不会不清楚做出这样政治承诺的代价!
仅仅是为了获得奉武军不干涉的承诺,就付出这样的代价,毫无疑问可见札木合想要扫平努尔江,尹布格勒,完成对罗卑内部权力的统一决心有多大!
不过很遗憾叶明盛不允许罗卑内部权力统一,罗卑像现在这样群雄割据,陷入到内耗之中,是符合大周利益的,同时叶明盛也不相信,札木合真的想要向大周称臣!
依叶明盛来看,札木合这个人是很有野心很有抱负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如此孜孜不倦的,想要干掉努尔江,尹布格勒,完成对罗卑内部权力的统一,他骨子里是想要把罗卑带回到罗卑应有位置的!
所以从叶明盛对札木合的认识上来看,你说他想要向奉武军称臣,叶明盛本能的就认为这件事情就很假!
其次札木合若是真心想要称臣,那就不会采取暗示的方式,大大方方表现出来好找自己要更多好处它不香吗?
所以叶明盛认为札木合所谓的向大周称臣,只不过是给自己的鱼饵而已·····························札木合真正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以称臣为诱饵来吊着自己玩拖延战术,让自己不干涉罗卑局势,他则趁机发动攻势,想要干掉努尔江,尹布格勒!
等到他完成对罗卑内部权力的统一,那对大周称臣的政治承诺,就完全是狗放屁了!
想到这里叶明盛脸上不由浮现出一抹冷笑,札木合跟自己玩这种小计俩,当真是不知死活!
如果不是为了维持罗卑现在的权力格局,自己早就弄死他了,根本不会让他活到现在!
不过札木合如此孜孜不倦的想要取死,自己也不能够在留他了!想到这里叶明盛思考了一会,然后给苏仪写下了批复,做完这个后叶明盛又是给在易京的奉武军参谋长赵涵,统调处处长霍三,各写下了一封奏本!
弄死札木合这种事情,对于叶明盛说简单也不太简单,但是说难也不是很难!
而对叶明盛来说他真正要考虑的事情,是要在弄死札木合之后,怎么维持罗卑内部群雄割据的形势!
而不是让罗卑内部出现一位真正的强人,完成对罗卑内部权力的统一,同时不让钦察汗国有机可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