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听了楚琛的解释,大家不约而同的都点头表示同意。
虽说吴应卯的生卒年不详,但是从吴应卯一些作品的题识来看,应该差不多是生活在项元汴活跃的那个年代,也就是说,很可能眼前这幅《洛神赋》是从吴应卯那流传到项元汴手中去的。
再加上后面两位主人,项元汴和顾韡的遭遇,这幅赵孟頫的代表作一直默默无闻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时,郑教授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就问道:“但是,又为什么这幅《洛神赋》从完成之后,到被吴应卯得到,这段时间同样也一直默默无闻呢?”
区老开口说道:“我觉得,这和作品是写给管道升的关系还是很大的。”
管道升是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她是赵孟頫的妻子,封吴兴郡夫人,世称为管夫人。
管道升和赵孟俯的感情非常好,当然,在古代纳妾是很正常的事情,赵孟頫也兴起过这样的念头,还直接和管道昇提起过,管道昇当然不会满意,于是就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我侬词》。
词中口语和畅,形象鲜明,感情真挚,令人深思,使得赵孟頫深为内疚,终于回心转意,打消了纳妾的念头。
延佑五年(1318年),管夫人脚气病复发,经赵孟頫多次请求,次年四月,方得准送夫人南归。五月中旬,途经山东临清,管夫人病逝舟中。赵孟頫悲痛万分。为她亲笔撰写了《魏国夫人管氏墓志》。
相濡以沫的管夫人撒手西去,给了赵孟頫很大的打击。他对官场的虚名。也因此彻底看破。由于丧偶,长途跋涉。操理丧事,赵孟頫晚年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
延佑七年,仁宗特遣使臣赐衣缎,并召赵孟頫返京,但此时赵孟頫因病已不能长途跋涉了。次年英宗即位,再次遣使召赵书写《孝经》,赵以年迈体弱要求致仕,终于得到朝廷的应允。此时赵孟頫耳鸣眼花,颓然老矣。但他倾心于佛、道之旨。以书写经文为乐,并写下许多书画作品和题跋……
区老接着说道:“从题识来看,这幅作品是在管道升逝世后的第二年,赵孟頫因为心中强烈的哀思才写下来的。因为这幅作品的意义不一样,完成之后,赵孟頫肯定是自己收藏起来的。”
“等赵孟頫逝世后,又因为个中含义,赵家人除非是走投无路,不然也不可能把这样的作品给卖掉。所以。我觉得这幅作品可能一直珍藏在赵孟頫后辈的手中,有可能直到吴应卯那个时候,才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转让给了吴应卯。”
区老的解释。大家同样也觉得挺合乎情理,郑教授虽然也觉得事实可能相差不大,不过他马上又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就说道:
“区老您说的确实有道理,不过我也有个猜想。会不会是赵孟頫的后辈和吴应卯的关系好,因为想多卖些钱。所以故意让吴应卯以祝枝山的名义写下这样的跋尾呢?要不然,吴应卯也不至于为了并不是很大的附加值,写下会留下骂名的跋尾吧?”
“你这么说,到确实也有道理。”区老笑道:“不过嘛,这事情到底如何,咱们做为现代人,也无从得知,咱们研究的话,也只要有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就可以了,如果非要钻牛角尖,那是自己找罪受。”
大家闻言全都点了点头,对区老的话表示同意。
过了片刻,赵学义开口问道:“那么也就是说,这幅《洛神赋》是真迹无疑喽?”
“是不是真迹,咱们首先来说说,赵体楷书的特点。”
刘老笑着说道:“第一,赵孟頫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他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
“第二,赵体楷书,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另外,赵孟頫在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说到这里,刘老指着眼前的这幅书法作品,说道:“明白了赵体的特点,咱们再对比一下,就知道,这幅《洛神赋》是很明显赵体楷书的风格,用笔方面也是和赵孟頫的习惯是一致的。”
“虽然,当时书写这幅作品的时候,赵孟頫已经是不人老体衰了,但从字里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