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恩科开考前,还有一项盛事,那就是制科考试,又称特科。这制科不是常开的科举,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置的特科,随时设科,名目繁多。最常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学宏辞科等。大顺的特科,多为大臣引荐,也可以自荐,皇帝亲自考试。通过者可以直接授予相应官职,这说明他们确实有某项特长而适合做某项工作,不必再经过吏部考试。不过考生可能并不都是士子秀才,也可以是普通百姓。甚至还可以是已经获得进士、明经及第的中举者,也可以是在职官员,只要你认为自己有特长就可以经推荐参加考试,颇具开放性,不拘一格录人才。
就在科举开考前,早已在长安城繁华处粘贴了皇榜,大意是取得这次科举资格的举子,觉得自己有以下特殊才能,都可以凭借科举考号,于恩科开考前十日,前去皇宫集英殿,接受皇帝的亲自考试。考试的科目如下:画科、才膺管乐科、医科、水利科、建筑科、器匠科、船舶科、商贸科、牧宰科、吏治科、足安边科、材可治国科、志烈秋霜科、直言极谏科、文辞雅丽科、博学宏词科、笔力雄健科。每科取人数不限,也可能不取,量力而为。若有欺君罔上者,严惩不贷,轻则取消此次恩科考试,重则终生不得科考。
这也是陆承启担忧很多人想登捷径,不顾一切削尖脑袋想做官才设下的限制。但他显然料错了,这年头的读书人,一个个心高气傲得很,哪里肯通过制科做官?这制科便是取中了,不过是九品小官,没有科举出身,最多就是做个六品官,成不了什么气候。进士科就不同了,一旦考中,等于职官到手了一半。以后只要政绩还过得去,三年一调,怎么都会慢慢升官的。
正是因为这个心理,所以陆承启接到报考人数之后,禁不住微微一愕:“就这么点?”
礼部尚书冯承平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这次还算多的了……”
陆承启哭笑不得:“一十七科,只有百来人报考,这也算多?有些科目仅两三人,还是朝中大臣报考,这……这也算多?”
冯承平解释了一番,陆承启才释怀。原来是他相差了,这制科是好,也是捷径,相当于后世的艺术生考试。可艺术生就是艺术生,怎么比得上正牌的进士?所以很多人宁愿花更多是时间温书,也不愿意花费一日精力,来集英殿考甚么制科。
陆承启就不明白了,这科举这么难考,而且很多人也只能做个十品官,为何还是趋之若鹜?
冯承平叹息说道:“只要有个进士出身,还担忧前途么!”
陆承启有点无语,但他也没什么办法。这进士就好比研究生学历,生来就比其他科高那么一筹。便是第二大科明经科,也就是后世的本科出身,天生矮了一头。哪怕进士科只取那么几人,他还是考生最多的科目。毕竟不论明经、进士,还是五经、三史、三礼、三传、明法、明字等科,除了本来就要考的科目外,都要殿试考论策。这一篇论策,才是当官的敲门砖。只要挤进前六,都可以赐同进士出身,也就等于是进士了。可不是进士科的,殿试论策考到前六,谈何容易?这就是为什么状元,通常都是进士科的前几名了。毕竟功底在那,不是说能超越就超越的。寒窗苦读十数载,难道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