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红绒盖布撩开,一件宛如巨大白菊花的摆件显露出来,令人炫目。
江逸晨不禁深吸一口气,这还是那只大砗磲吗,差儿快认不出来了。
他往前走了两步,仔细观瞧,白如玉的细腻质地,优美极富韵律感的波浪曲线,外壳表面灵动的沟纹,饱含蓬勃的活力与生机,果然还保留着那只大砗磲的影子。
待他静下心来,总算看出了一些门道儿。
“珠缘阁”的设计师和工匠果然是高手,在遵循原材料的天然造型和肌理变化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和加工修饰。
首先是去芜存菁,将砗磲壳内外的杂物精心去除,然后是修补缺损,再者就是进行人工雕饰,这一步是最考究设计功力的。
比如说,壳子后部表面位置,记得原先的沟纹较浅,有的从前面过来时粗细变化突兀,有的纹线到后面没有过渡就直接断掉,显得很生硬。
可目前经过雕饰后,一些都显得那么和谐自然,一条条沟纹,顺势展开、回旋,深浅、粗细变化,连贯顺畅,令人感觉愉悦无比。而工艺也非常老道,使这一切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仿佛它原先就应该是这样。
现在的工艺品界走两个极端,头一个是将物件搞得花里胡哨、繁复无比,以炫耀工艺水平为荣,掩盖了原材料的本身的属性。
另一种则恰恰相反,打着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旗号。材料拿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最多就把表面污渍、附着物简单处理一下就算完事儿。这一派的看法虽然并非主流,但信者也不少。
江逸晨与苏晓佳对此也做过交流,认为以上两种都不可取,前者不用多说,即便是颇具迷惑力的后者,其实也大有问题。
自然界出产的东西,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影响,总是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憾。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发现美和提炼美的过程。其实这道理与那条“xx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感。
大砗磲摆件并没有直接放在地上。下面还有一个深红木色的长木几,搭配得也很合适。
“太美了,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想。”江逸晨改换不同的角度欣赏着,同时感叹地做出评价。
苏晓佳的神情也激动起来。眼含星光。频频头表示认同。
她拿过一个本子。在上面简单地写了一些文字,再配合手势与对方交谈。因江逸晨对手语并不十分精通,所以这也成为他们之间最常用的交流方式。
苏晓佳说。大砗磲在珠缘阁后院加工作坊的时候,才做了一半,就已经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尤其是李经理和那位设计师,几乎天天过来看,还不时摇头晃脑,赞叹连连。
完工的时候,李经理专门找她谈了一下,说店里想出价七十万将大砗磲成品买下。但她当时直接就拒绝了,其实也没有想出什么具体的理由,反正就是心里不愿意。
李经理还说不要答复得那么快,让她回去和家人好好商量一下,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