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平定了捻乱之后,关卓凡并没有马上北上陛见。轩军向西,过了运河,骑兵师马不停蹄,奔赴山西、河南、直隶交界处布防,主力部队则指向了豫北鹤壁、安阳之间。
那儿有什么呢?
早前渡河北上的时候,关卓凡已经将自己的计划密奏朝廷,两宫和军机略加商议,迅速批准了他的计划。
关卓凡的计划是,平定西捻之后,立即对苗霈霖下手。
现在苗霈霖部正蜷缩在鹤壁、安阳一带,骑兵师的部署是防止他向西窜入山西。
南边,是河南巡抚李鹤年的豫军;东边,是刚刚完成剿捻“外围任务”的淮军。关卓凡已经下了严令,这两个方向,“不许苗部一人一骑逸出”。
关卓凡自己率轩军主力,从东北方压了下来。
之前,关卓凡以“督办五省军务钦差大臣”的名义,命令苗霈霖将所部交副将“看管”,自己赴钦差大臣行辕听令。逾期不至,军法从事。
关卓凡想,这是你唯一活命的机会,不过估计你抓不住这个机会。
事实上我也不想你抓住这个机会,死苗霈霖才是好苗霈霖。
还有,北京有一位丽人,虽然口口声声,“自己的罪孽已经太大,不想再有人因我而死”,但对于苗霈霖的死,一定还是很高兴的。
苗老兄,拿你的人头作为给佳人的见面礼,很刺激呀。
苗霈霖为胜保檄调入陕,但走到半路。就步履维艰。官军层层设堵。小规模的冲突不断发生;不久胜保被拿办。就算勉强到了陕西,也未必就能够立足。但这个时候再回徽北也很困难了,因为苗霈霖一离开,官军便进占他的老巢蒙城。
只好在半路上豫北的鹤壁、安阳一带窝着。
苗霈霖发现自己两头不着,原先在徽北的时候,虽然官军监视严密,好歹有一块“根据地”,且经营已久。诸事就手;现在一不小心成了“客军”,筹粮筹饷,都不容易,肠子都快悔青了。
西捻进入直隶的时候,苗部出现异动,也跟着进入直隶。苗霈霖声称北上“勤王”,但朝廷可从来没有调他“上来”。朝廷和关卓凡都判断,苗霈霖是想和西捻合流,祸心包藏,不可言语。
西捻迅速覆灭。苗霈霖成了孤军,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豫北。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何况在旁边盘着的实在是一条毒蛇。
苗霈霖此人。后世有人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军阀”。关卓凡认为,以此描述苗霈霖,“格局”稍小了一点,多少“委屈”了一点苗霈霖。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类人物:身逢乱世,趁机而起,割据一方,最后“志在天下”。苗霈霖正是其中典型。
苗霈霖和洪秀全很像,都是落魄秀才出身。洪秀全开启乱世模式,苗霈霖随即投身其中。
苗以办团练起家,提出“筑寨,积粟,治兵”,是最早倡议筑圩寨以自保的人,并以此扩张势力。最盛时据圩寨数千,拥众十余万,号令行于徽、豫数十州县。
苗霈霖在这些圩寨内,“每寨置心腹一人监守其中,统名为先生,婚姻、田土、钱债细故悉主之”。他控制的地盘,成为事实上的独立王国。
在淮北一带,苗霈霖造民谣曰:“高筑墙,广聚粮,先灭贼,后称王。”口吻和他的老乡朱元璋如出一辙。
苗霈霖还玩出了“日月合照,五星聚奎”这种例牌的把戏。
他是想当皇帝的。
英法内犯,文宗仓皇西狩。苗霈霖居然忙不迭地在蒙城设坛,大临三日,为清帝缟素发丧,声称“天下已无主,我等当各自求全”。然后,给自己加尊号“河北顺天王”,建立“天顺王国”。
苗霈霖有两个最大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他错误判断了当时中国的基本政治形势。当时的中国,乱则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