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凡读我诗者》寒山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我是分割线——
“等等,王彦章那一路在会州(今甘肃靖远)那边,遇到了好几支藩部来投奔了?”
周淮安随即略带惊讶的看着另一封,从会州白亭守捉军送回来的奏报。在这个秋高马肥的即将收获之际,难道不该是塞外藩部、胡族寇边劫掠的窗口期么,这时候来投奔内附又是什么鬼?
然后,在看了具体内容之后他才慢慢明白了原委。大概就是王彦章这一路自弹筝峡之战,追击着西军残余的尾巴,一直杀到了会州境内之后,突然就接到了凉州城内投降的消息。
结果,接下来他这路人马就再没有遇上任何像样的战斗,一路沿途地方几乎是望风而降,就连那些散落在道路两旁的西军残余,也在饥寒交迫之下相继走出了山林来投降。
因此,当王彦章所部正式进入和接管凉州武威城之后,不但军中收俘达到了三万多,就连盘桓在凉州境内的东部温末部众,也毫不犹豫的向太平军献上羔羊牛酒表示了归顺。
所以,在他在这里稍事修整和补充之后,麾下的人马也再度扩张到了近三万,除了作为核心本部的九个步骑营头之外;其中几乎大多数都是俘虏甄选和当地民壮中新募集的(冷兵器)辅卒,因此其中居然还有三千多骑卒。
因此,在相对的兵强马壮之下,他也开始清理和经略四边,以进一步的巩固太平军在这处河西突出部和前进基地的控制力。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强令那些东部温末部就此定居编户,而恢复汉家衣冠语言移风易俗。
这一点,本以为会遇上比较激烈抵制和反抗,而早已经做好相应激烈手段镇压的当地太平军;却是有些大掉眼镜。因为除了少数顽固不化的部帐不敢反抗而远遁之外,其他都相当顺服的接受了新政。
时候总结起来才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东部温末在关内损失了太多的丁壮(许多人在工地、矿山当中服苦役),而难以聚集起来足够的反抗力量;反而因为失去了过多男性而导致严重虚弱,而成为周边势力眼中肥肉。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温末部众的本质和渊源。所谓的温末并不是特定的族群和概念,而是那些在吐蕃奴役和压迫之下相继逃亡的多族百姓,抱团自保和耕牧生产的聚落联合;因此真正诞生的时间很短才不过几十年而已。
因此,能够得到中原争霸胜利的强者编户为民,就此安定下来反而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情。因此,在大量失去主心骨的妇孺主动借机倒贴之下,就在这短短一个多月之间,民族大融合进程就突然快进了许多。
而后续接管凉州节度使境内的白山戍、和戎城、赤水军、大斗军、交城守捉、武安戍、休屠城等各处军城、要邑的过程,也变得很是轻松;几乎是一直推进到了与甘州比邻的焉支山下大斗拔谷才停下来。
而得以将局面初步稳定下来的王彦章,一方面按照长安的指示,派出了一支由一个驻队营、两个暂编营组成的偏师,护送着那位已经投降前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的长子张淮鼎,北上前往归义军治地瓜州收拾和稳住局面。
另一方面继续派兵接管和清理那些,沿着大沙蹟(今内蒙巴丹吉林沙漠南部)的延边城垒诸塞;而这些延边残余军民的反应就更加热切了;道理也很简单,朝廷已经很久没有给他们提供粮饷了。
虽然他们依靠当地的屯田自耕自食传统,但毕竟是边鄙之地的农作物产量并不会太高;同时每年的种子、工具和牲畜,也是需要钱帛或是其他等价物来置办的。
因此,在多年被朝廷/藩镇不闻不问的坐吃山空之下,期间能跑走的人都已然陆陆续续跑走了不少;等到西军联合东进路过凉州之际,倒是给他们提供了一批粮草物用,但是也再度征发走了其中刚成年的一批青壮。
因此,前往搜捡的太平军在这些明显年久失修,或是部分颓败坍塌的塞垒边城之中,见到的白发老卒与半大孩子、妇人一起值守、劳作,各种青黄不接和断代情景几乎是比比皆是。
而在一些明显因为人手不足而废弃的哨垒当中,甚至已经住上了许多边塞的牧部;虽然他们见到这支外来军队之后,都忙不迭的自称是为大唐世代守边的城傍后裔云云。
因此,王彦章在亲自召集这些守边世兵和父老代表的酒宴上,看着摆出来的各色酒水、肉罐头和果子罐头做成的简易席面,居然有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