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禹很明显被盘古斧灵的话震惊了,他沉默良久之后才喃喃说道:“你……到你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我的使命……你的考验……”
“呵呵,其实以你的智慧应该已经猜到了才对,只不过你不想要承认罢了!”盘古斧灵笑道,大禹再次陷入沉默之中,确实他已经猜到盘古斧灵的意思,只不过是他的潜意识不想要承认而已,盘古斧灵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他大禹将是结束禅让制,让人族转为‘家天下’的人,但问题在于大禹非常清楚‘家天下’的问题。
封建制相较于禅让制来说有不少好处,它能够让zhōng yāng集权更加凸显,也能够减少每一位帝王挑选继承人的难度,但是相对着封建制对于帝王的依赖xìng更高,若是每一位帝王都能够英明神武倒还罢了,若是某一代或是某几代的帝王治理不力,那么轻则朝局动荡,重则整个王朝都会解体,这一点不只是大禹知道,之前的帝王们也都清楚这一点,所以禅让制才能够一直使用至今,但如今盘古斧灵却告诉大禹,他的使命就是终结禅让制,开启封建时代,这让大禹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不过大禹也明白盘古斧灵所说并非是无稽之谈,洪荒从来就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从古到今无数次的大小战斗注定洪荒无法拥有长久的平静,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只要洪荒之中还有生灵存在,争斗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而如今人族即将成为天地主角,其他各族也都已经先后退隐,也就是说以后洪荒的争斗基本上都会发生在人族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争斗的波及范围,自然就需要加强zhōng yāng的权利,换句话说封建制度取代禅让制度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而这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看样子就要落在大禹头上了。
“为什么……为什么偏偏是……”大禹面sè难看的说道,盘古斧灵微微一笑之后说道:“你想问为什么偏偏是你……对!”
“……对,为什么偏偏是我?”大禹微微点了点头,盘古斧灵摇头笑道:“谁让你是这次量劫的应劫之人呢?”
“什么?量劫!”大禹有些震惊的说道,要知道此时舜帝上位的时间还不到千年,也就是说上一次的量劫刚刚过去了千年的时间,按理来说下一次的量劫至少也应该在几千年之后,他怎么可能是应劫之人呢?
“谁告诉你同一时间只能发生一次量劫呢?”盘古斧灵淡笑道:“量劫乃是世间因果在某些特定情况之下引发的劫数,只要世间的因果足够巨大,而且有着特定的情况出现,那么同一时间内发生两次量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么现在你明白你应的是哪个量劫了吗?”
“你是说……治水!”大禹略带犹豫的说道,盘古斧灵微笑点头,大禹缓缓呼出一口浊气,他心中的疑问终于解除了一些,但还有一些疑问遗留在大禹心中,他略一沉默之后再次发问道:“那么我是应劫之人,与改变制度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极大!”盘古斧灵缓缓解释起来:“‘三皇’和‘五帝’这是两个对人族影响极为深远的时代,而众所周知每当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开启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与旧时代不同的变革,人族的第一次变革出现在人皇轩辕的时代,自轩辕之后人族虽然依旧使用禅让制,但是历代帝王却都是轩辕的后人,也就是说其实从‘三皇’时代结束,‘五帝’时代开启的时候,人族就已经开始有了封建制的雏形。”
大禹并未说话,只是静静的听着盘古斧灵的讲述,他心中明白盘古斧灵说的是事实,其实封建制早在人皇轩辕执政时期就已经有了体现,当年轩辕将一众儿子分封为国王就已经是封建制了,只不过历代帝王依旧是用的禅让之法,可以说如今的人族其实早已不是真正的禅让制,而是一种半禅让半封建的制度,只等时机成熟就会彻底转向封建制。
如果按照盘古斧灵的说法,每一个时代结束的时候都会出现变革,而他大禹乃是‘五帝’时代的最后一位应劫之人,也就是说只要他完成治水大业就将会成为最后一位‘五帝’,一旦他将来传位也就预示着‘五帝’时代终结,如此说来将人族从禅让制转化为封建制的任务还真要落在大禹的身上。
“只要你愿意承担这个重任,那么我便会帮助你完成治水大业,那么大禹……你愿意吗?”盘古斧灵缓缓问道,大禹继续沉默,良久之后大禹才缓缓说道:“你是说,只要我答应承担这个重任,那么你就会帮我完成治水……是吗?”
“没错!”盘古斧灵斩钉截铁的说道,大禹面sè一阵变换之后说道:“既然如此……我答应你!”
大禹很清楚对于如今的人族来说当务之急是治理水患,其他都是次要的,而治理水患就少不了盘古斧的帮助,所以盘古斧灵看似给了大禹一个选择的机会,其实打从一开始大禹就没得选择,他只能够答应下来。
随着大禹答应下来,他便被盘古斧灵送出了意念空间,他只觉得眼前一花然后就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陈都之中,而他的手中此时攥着一柄斧子,这柄斧子并非是盘古斧,而是一柄十分古朴的棕sè大斧,大斧的左右两侧分别刻有‘开’和‘山’两字,是故此斧名为开山斧。
这柄开山斧乃是盘古斧灵抽调盘古斧中一缕法则之力凝聚而成,对于一切山川岩石都能够无坚不摧,有了趁手工具的大禹也顾不上回家一趟,而是直接奔向治水前线,这也造成了大禹第二次过家门而不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