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那一阵的山摇地动之后,这十余丈宽的巨大缺口,立时就成了双方都馋涎欲滴、势在必得的稀罕物,围绕着缺口,双方开始了一场殊死的争夺。【全文字阅读】
所辖的四标人马已有两个标分别在获嘉、辉县遭受到灭顶之灾的吴长庆,是这样描述当年的卫辉防御战的:
……获嘉、辉县相继丢失后,协里的官兵士气大馁,少数人甚至已经开始谈虎色变。为了稳定军心,由于红军主力这个时候开始集中攻打新乡,张树声特地将估计日后一旦卫辉打起来,防御压力相对较小的东段,交给了我的协来布防。张树声当时说的很清楚,之所以这样安排,那就是因为这里面对的都是在原、阳两地的他的手下败将。卫辉城高墙厚,李鸿章在的时候就曾经做过长期固守的准备,不仅粮弹充足,还有一支相当不含糊的当地团练队伍,不管别人怎么想,张树声对固守卫辉很有信心。
张树声从原、阳两地一撤回来,为了长久坚持的打算,更是又开城放走了一些妇孺老弱。对这一举动,当时城内的将官们曾经多有微词。因为老弱妇孺在一定的时候,那毕竟还是能起到人质的作用的。张树声却是这么解释,他奉劝大家要有一年半载困守卫辉的心理准备,如果城内的老弱留多了,一旦将来卫辉打成长期的僵局,势必会产生与军争食的恶果。而现在的红军是刚刚北渡而来,大军云集,倘若把这些饥民再都丢给他们,无形中也是增添了他们的供给负担。他还说,这种经验其实就是他在仔细、认真地分析过当年太平军兵困杭州之后,才得出来的。当然,城里面也不能不留百姓,否则,这城还守个什么劲?可要留精壮的,也就是能干事的。至于说到“绑架人质”,那更得要绑架那些值得绑架的人。那些小门小户,随便抱个小包就可以拍屁股轻松走人的人,对城池丢不丢是不太关心的。可豪绅大户们不行,他们几辈子守下来的巨大产业是搬不走的,长期坚守指望的应该是他们。
就这样,即便是在红军已经逼近卫辉的时候,张树声依旧通过威逼胁迫等各种手段,轰走了城内数万的老弱,又逼迫城内的豪门大户出钱出粮,不仅组织了数千的精壮加入团练上城,还搬出李鸿章往日里以各种借口从朝廷那里骗来“珍藏”的成箱成箱大清宝钞,在几天的时间内,又募集了两千多新兵补充进忠义救**里。张树声多次拍着胸脯子扬言,只要有他张树声在,卫辉城那就是铁打的堡垒。即使就是当邯郸、安阳失守,温德勒克西部投敌的消息已经传来,张树声照样神态自若,气势不衰。
杜翰刚到卫辉的时候,我们这些忠义救**的将领,那是根本都不愿意拿半旯眼皮去夹他的。原因很简单,这个以前家伙很能吹,而且喜欢和李鸿章顶牛干不说,还特别地反对太后训政。其实,平心而论,按照当时的祖制,女人不能干政这一点,大家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我们不管这个,李鸿章当时有句名言一直在忠义救**里流传,“甭管白猫黑猫,谁给了咱们荣华富贵,谁就是好猫”。道理也就是这样,我们这些白丁出身的人,一刀一枪的出来拼命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至于慈禧太后喜欢洋人,慈禧太后喜欢……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都私下叫杜翰是个卖狗皮膏药的,凡是他召集的议事会,总是打瞌睡的多。
可渐渐地,我们还真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了。战事一开始,虽然炮火一时还没打到卫辉城来,可当时主持卫辉城防的我还是有些手忙脚乱,毕竟无论是心里还是脑子里都没有马上开战的准备。可杜翰似乎很沉稳。他曾单独跟我深谈过,详细介绍了他所看到的那个太平红军,并把他由此得到的经验之谈归结为五个字,“糊弄老百姓”。即在老百姓中间大肆宣扬“赤匪共产共妻”、在士兵们中间散布“汉奸必死”论,拿出所有府库的“存银”,激发官兵的潜在斗志,达到同仇敌忾的最佳效果。他说的这几点,后来张树声果然都依照着做了。不仅如此,杜翰还脚不沾地地在城内四处转悠,到处鼓舞将士们不要被一时的失败所顿挫,要放开眼光,要看到未来。
就在卫辉遭遇到第一次真正攻击的那一天,喜欢音律的杜翰还为我们的忠义救**卫辉镇,刚刚写完了一首歌子。那天晚上,在杜翰的一再提议下,张树声和我与杜翰一起,正在商议准备要再过几天,就在兵临城下的危境中,组织上万人马搞个声势浩大的阅操仪式,提振一下萎靡的军心。议事之中,杜翰给我俩吟唱了他写的那支歌子,并说他已经动员起了全城所有粗通音律的秀才举人们,还有红楼里擅长歌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