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英语跟华夏语之间的即时互译,速度绝对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口语识别能力和语种对语种的数据库容量才是最根本的。
叶秋做的这个软件,也许在构造上不是最好最先进的,但是在对识别能力的数据库构建上,采用了他设计的算法,采集数据和储存,显得尤为强大。
举个例子,还拿南小南的那句一根黄瓜来讲,one根yollow瓜,根本就不是一个英语的语句,这只是个很扯淡的用来开玩笑的一句话,但只要有人在使用叶秋的软件时候收集到了,就会被记录下来,接下来不管任何人说到one根yollow瓜,软件都会给出一个一根黄瓜的翻译。
当然,比较经典的还是那句不作不死,英语语种里面已经被官方正式当成一句英语来确定,nozuonodie!这就跟坦克tank这个单词一样,最初时候,他只是被当成一个英语单词引入华夏语人群的,但长久以来的习惯,让华夏人创造了这个叫做坦克的新词。
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个很扯的问题,那就是关于方言,不管是在英语语种的几十个国家之内,还是在华夏国华夏语语种自身方面,都有无数种因为个体差别造成的发音差异。
在华夏,因为普通话的推广,使得整个华夏人都以普通话来沟通时候产生的语障最为减小,但不能否认的是,在华夏至少还有200种不同的发音类别,英语语种方面也是这样的,不要指望HSD市区的人跟肯尼亚某个小山村因为都是英语语种国家就可以做到互联互通。
这问题,放在华夏语种的人说英语,那就显得更为严重一点,川西人和滇南人说英语能是一个味吗?东北腔跟沪市口味的人用英语能聊的起来吗?恐怕是他们各自说自己当地的华夏语都不能好好的交谈了吧。
叶秋当时做这个软件的本意,实际上也没这么复杂,只是觉得市面上类似的软件用着总是觉得不舒服,并不能让他抛开英语就不用学了,这才绞尽脑汁想要做一款适合大部分人交流的软件。
可在做的时候就发现,不管他的构思多么巧妙,也不可能直接解决互联互通这个难题,所以才弄出来一个新的算法,想要尽量多的收集各种方言的数据,这才一步一步健全了构思。
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目前的这个软件并不成熟,功能上的一点点改进根本无关大局,想要靠着这款软件产生利益,那也得等到软件资料库成型之后,所以,叶秋压根就没有收费的打算,弄到协会里帮忙,他勉强需要的也只是一个外壳,计费插件,他还真的连看都没看过。
叶秋都认识到自己软件的重大缺陷了,对于这种抢上门的事还需要害怕吗?
对学长们做的外壳感到很不满意的他,不是因为这些天系统的问题牵扯,恐怕他早就开始亲自动手做了,甚至连手机APP的事情之前都考虑的很清楚,哪里还需要这帮人在这嚎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