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想学秦爱卿,不管不顾打秋风、搜刮钱财用于养兵,但终究国家法制,祖宗社稷不许。
一地尚可,若整个国家则不妥。”
近来,朝中偶有御史言官,弹劾秦浩明四处搜刮钱财的传闻。后来接到他的密疏,才明白原委,原来是筹措钱财练兵。
应该说到现在,崇祯已经无比厌恶朝中的清流御史言官,也就是东林党人。
原来他自认比自己的哥哥天启高明些,能够驾驭东林党这匹野马,为己所用。
所以他一上台,立即驱逐魏忠贤党,东林诸人复进用。
但是,他吃尽了苦头。重新上台的东林党为了争取民心,免了许多赋税。
可是,单单九边重镇,每年就要耗去国库九百万两白银,几年下来耗光了大明的财政。
可是这些以倡谈儒学为己任的东林党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呈上来的奏章大多大话、空话连篇的愚腐之见,纸上谈兵之奇谈怪论,国事无补的道德文章。
而且朝中党争加剧,相互攻讦,彼此掣肘。
崇祯再志向远大、励精图治,也难以应付这种局面。
“大伴,送五百两纹银、御马两匹、绸缎十匹,庆祝秦爱卿订婚之礼。”
崇祯淡然吩咐,此举也是告诫御史言官,今后不要再揪着这件事情不放,正常的人情往来而已。
“诺!”
王承恩躬身领命,吩咐后面跟班的小黄门去准备。
“只有暂苦百姓一年!”
炎热的天气让崇祯有些烦躁,在百姓和国家社稷面前,崇祯终于选择增收练饷。
崇祯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大明因东事愈重,乃决策抽练各镇精兵,复加征练饷。
辅臣杨嗣昌定议: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甘肃、固原、临洮、辽东、蓟镇,及保定、畿辅、山东、河北各镇兵由各总镇、巡抚、总兵分练,东西策应,闻警即至。
于是有练饷之征,初增练饷,期以一年而止。饷尽而乱未平,诏征其半。
崇祯十二年四月二十七日,秦浩明接到朝廷快马密奏,随同圣旨一同而至的还有宣大镇守太监高起潜。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杨嗣昌误国,杨嗣昌误国啊!”
秦浩明捏着手里的密奏,喃喃自语,心里充满悲哀。
不能说崇祯帝不警醒不勤勉,从他的所作所为看,他确实希望能够重振大明。
为此他清肃阉党,任用自己信任的大臣。
可他最信任的杨嗣昌,却是大明的掘墓人之一。
随着三饷的征收,国内叛军作乱再也不可挡。
大明内忧外患,借增加赋税来镇压叛军作乱,加强边防,也许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崇祯原计划是征收一年即停止,没有想到的是饷已尽而乱未平,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民不聊生,让更多的民众加入到了起义的队伍中。
这样就走入了一个怪圈,因为起义队伍壮大了,就需要更多的军费开支,而这就要靠更重的赋税才能支撑。
当然最后支撑不住,明朝的大厦就呼喇喇倾倒了。
剿饷没能平息内乱,练饷也没有起到作用。
不是钱花得越多,事情就办得越漂亮,反而因为钱多了而打这些钱的主意的人,就更多了。
加强边防的希望也落空,最后也没能抵御住建奴军队的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