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结婚从来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没有之一!别看何长根和梅姨的婚礼在一上午就草草了事,这其中的辛苦不是没结过婚的人能体会到的。不说别的,光婚前的准备,就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在这就让我把小村的习俗一一道来。
结婚前第一件事就是相亲,只有相亲男女双方才算认识。相亲满意了就基本确定下关系了,当然这其中媒人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要。接下来就是媒人出面要彩礼了,女方的就是一身棉,三身单,一双单皮鞋和一双棉皮鞋,围巾,手套等小件也必不可少。这些都不能当时就交给对方,一定要等到正式订婚的时候才能互换。当时受城市影响的农村还流行送“四大件”即:缝纫机,冰箱,黑白电视机,石英手表。当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即使改革开放后,由于小村实在是太过于落后,以至于还延续着60—70年代的习俗。那时小村家里能有一个电灯泡和一台收音机就算是够前卫的,更别说四大件齐全。
接下来就是订婚了,订婚那天女方这边七大姑八大姨一般会全部出动,由男方家摆酒席,这天双方互换彩礼,并且连定金也一并交上。说起定金就不得不提一间有趣的事,那时候乡村盛传着一句话:“辛辛苦苦几十年,结婚回到解放前。”说的就是乡村小伙为了支付起昂贵的彩礼,不得不挨家挨户的借钱,条件差点的不得已就债台高筑。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别忘了到当地的机关进行登记,要不然以后会有很多麻烦。
从订婚到结婚之间,一般还要“送书子”,“送日子”,“下催妆”等。
送书子又称“过红子”。男女双方确定联姻后,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交换写有男女姓名、年龄及家长和媒人姓名等的“书子”,作为联姻依据。男方还要送给女方定亲礼物。除衣服、钱、首饰和扎腿带子、袜子外,另有盐两包,大米两包,针1对,葱1对。送盐、米等意为“缘份到了”,送针意为“联姻”,送葱意为“从约”(从破“四旧”以后,送书子一般只送现金和衣服,并不再交换“书子”)。女方回书子时有帽子1个,腰带1条、衣服1身、手巾1对,袜子和鞋各1双,烟袋包子1对。
送日子指男方根据男女两人的生辰八字,查定结婚日期后,派人到女方家告知,俗称“送日子”。过去要送“四色礼”:馒头(或鸡)、肉、大白鲢鱼、粉皮。送日子以后,双方将结婚日期各自通知亲友,亲友们在其结婚前来送礼物。送给男方的称“送礼”,送给女方的称“送填箱”。
下催妆在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派人到女方“下催妆”,意为催促女方要按时发嫁。催妆礼一般随嫁妆返回男方家,故有“催妆礼吃不起”之说。送催妆用的鸡称“长命鸡”。下催妆时女方若留下“长命鸡”,说明女方发嫁时有“大盒子”。盒内有“宽心面”、“压岁馒头”、烧饼和“拜鞋”(即由新娘送给男方家的长辈和兄嫂、姐弟等的鞋)等。
下面再补充一下“闹洞房”,不得不说“闹洞房”是一件让新娘新郎特别闹腾的事。这天晚上有一些朋友、同学会到洞房“闹房取乐”,他们闹洞房的方式可谓千奇百怪,这里就不一一细数了,见过的人自然能体会到当时的“激情”。邻里间也会到洞房看媳妇或要喜烟,孩子要栗子、枣或喜糖。注意,这些人可不是随便就能招呼的了的,只要稍微让他们不满意他们就会纷纷堵在洞房门口,抱怨个没完没了。即使礼物已经超出他们的期望,他们也会故意装作不满意的样子。当然,闹归闹,夜深后都会自动离去。此后,新郎新娘由男方亲人侍侯喝“交杯酒”。这天晚上,洞房里不熄灯,称“长命灯”。
这差不多就是小村的婚假习俗。长根和梅姨一路忙下来,虽说省略了不少东西,但还是让两家折腾的够呛,不过幸好有罗家的支持……
------题外话------
结婚已经写完了,接下来要步入正轨了……当然为了写那些旧习俗,我没少查阅资料,水平有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