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苏木这种老和福王做游戏的教育方式实在太超前,其实,明朝人还是接受不了的。
只不过,张太后心中以为太康之所以让苏木来做福王的师傅,一是看到苏木的名声实在太响亮,如今已是文坛首屈一指的领袖,二则是估计太康也想让这父子二人多接触接触,好培养感情。
对于太康的小心思,张太后如何看不出来,只不过不愿意计较,就默许了。
以苏木的学问和才干,以及他状元公和翰林院侍读学士的资历,将来肯定是要入阁的。将来福王有一天继承皇位,有这么一个大员支持,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福王的学习还是不能放松了。
于是,张太后又让王螯入东宫教授福王。
王螯以前本是侍讲学士出身,正德一年的时候又做个几个月户部尚书。后来刘瑾当权,老王因为得罪了这个权宦,一气之下辞职回老家吴县养老去了。
刘瑾被诛,王螯起复,如今刚到京城,好没有安置。
正德皇帝索性又让他做了侍读学士。
王螯乃是弘治一年的探花,学问文章说句实在话,就称当世第一也不过分。他教过弘治,教过正德皇帝,如今又来教福王最合适不过。
所以,福王又多了一个师傅。
苏木和王螯可是老熟人了,想当初在东宫的时候,苏木还做过他几个月学生,这次见了面,苏木大为惊喜,忍不住喊了一声:“哈,老王,又看到你了。”
喊完,才觉得不妥,就一整面皮上前见礼:“见过守溪先生。”
王螯本是个好脾气的人,也不以为忤,微笑着点头:“诛杀刘瑾一事老朽已经知道了,皆是你的功劳,老夫大为欣慰。”
有他给福王教书,苏木也松了一口气,这才是真正的大儒,有他在也不怕误人子弟。
老王耐心极好,有他在,在一个月之中,福王竟然学会了一百多字,叫张太后大大地惊喜。尤其是在年三十这天,见到福王歪歪斜斜写的那个福字,更是激动得眼泪都掉下来了,一把抱住孙子就“心肝”“肉肉”地疼个不停。
有叫人给王螯师傅从过去一整套笔墨纸砚。
唯一不美的是,教福王一个月,小家伙竟然是不是地冒出几句吴俣软语,叫正德很不高兴,说堂堂天家男儿,说起话来怎么跟女人一样?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各镇兵马已经陆续开去山西前线,就连最远的辽东镇的前锋部队,也抵达京城。
如果不出意外,最多一个月,朝廷征讨鞑靼的大军就要部署到位。
苏木开始急噪起来。
可他却是无法可想,自己要想去前线,只能以皇帝随侍参谋的身份。可看正德的意思,这两个月根本就没有御驾亲征的想法。
苏木就算想使力,也不可能找人帮忙。皇帝亲征,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肯定会受到文官集团的强力阻拦。
这事,苏木也只能埋在心头,不敢在任何面面前提起。
而且,他每隔一天都要进宫一次,精力基本上都被福王的教育给牵扯过去。
这个春节,他也过得非常不开心,竟有一种手足无措之感。
大年初四这一天,休沐结束,苏木照例去翰林院点卯。
刚到了地头,就有工作找到他头上来,说是国家正在修订弘治皇帝实录,让苏木接手。
苏木有些意外,说自己现在是侍读学士,这个工作不归自己管啊。让他接手,是不是有越俎代庖的嫌疑。
上头说,无妨,苏学士你不是做过翰林院编纂吗,主要任务就是修史,这可是你的老本行。还有,以前你随侍过孝宗皇帝,由你来修订弘治先帝的实录最好不过。
苏木又说自己每隔一天都要去东宫当值,怕要耽搁了。
上头又说,也是无妨,陛下说了,修史乃是国家第一大事,东宫事务且放在一边,暂时不用去了。
苏木最近被福王闹得腻犯,听到说不用去东宫到奶爸,心中欢喜,说,如此就好。
然后,翰林院学士又道:“苏学士,孝宗皇帝的起居注中有一个地方记录有些马虎。就是弘治六年的时候,孝宗皇帝秋狩,驻跸昌平行宫。起居郎在记录这段时语焉不详,你跑一趟,问问行宫里的中官,将孝宗皇帝那几日的情形记录一下。”
苏木在京城中呆了两月,静极思动,一听说要出差,顿时来了兴趣,连声说:“好好好,我明日就出发。”
昌平离京城也就一两日路程,加上做事,来回也不过耽搁五天。
不过,好不容易出去旅游一趟,苏木打算好好玩玩。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