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是喝井水长大的,那么知青以前就都是喝墨水的,这井水和墨水自然是截然不同,前者适应农耕大地,而后者擅长握笔写字。
“上山下乡”某种程度上讲,等于是让握笔的人去握锄头。
下乡两三年,还能说是锻炼身体,让广大的城市青年真正接触广大的农村地区;下乡三五年,也能说是锤炼身体,深刻感受农村的广阔天地,但若是丢到乡下就不管不顾了,让一群十几岁的孩子背井离乡,有家不能回,那算什么?
况且,插队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后勤,像那些未成年且在当地又没有亲属的知青,首先“生活关”就过不去,而且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来,知青们也是农村的负担,只有在那些缺乏基础教育的地方,才有微小的意义。
村里人看知青,一个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没干多少活就叫苦连天,说白了,还真是古代的说法“百无一用是书生”。
如此,综合起来就是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不满意。(邓爷爷的原话)
当然,宏观上的评价那是后来的事,单说白露这一头,看着幅员辽阔的春种土地,想到秋天时这里风吹麦浪想必十分壮观,但是,不用拖拉机播种、不用自动推进喷药,不用任何机械化工具的情况下,可就不那么乐观了。
此时,还得人工耕地播种,更悲催的是,知青们还没有牛!
“曹大姐,这么一大片地,都是我们的任务?”白露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丢了锄头,直接坐在了田埂上。
“是啊,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赶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曹大姐解释。
“哎,我这是还缺带了一本《农耕大全》了!”白露自言自语:“不对,我应该准备一台耕地与播种、喷药、收割、打捆等多功能集于一体的机械化农业设备才对!”
纵然百般不愿,但处在大环境的背景下,白露只能顺应趋势,在回城审批文件下来之前,还是别出什么幺蛾子吧,只是若想让她像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耕牛一样卖力,那是不可能的。
但不管怎么说,一边*打诨的在地里忙活,另一边照看逗弄小芳草,白天的农忙时间过得也挺快,白露偶尔会从随身空间里取点小零食来安慰下自己,一整天下来,也算是马马虎虎。
白露在田地里的时候自然是一心多用,因为干活的过程中,颇能可以看出周围人的品行,比如那位本就让白露略感不喜的王婶便是装模作样、躲懒贪嘴的个中典型。
“玲子,你刚才在吃啥呢?”眼尖的王婶窥到了白露不停地从口袋里摸东西往嘴里塞,她怀疑这是齐大志给的零嘴。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白露打着哈欠道。
“啥气?”王婶凑了上来:“啥好东西?也给婶子也尝尝呗~”
白露抬手一指:“到处都是,随便尝!”
------------
作者的话:第一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