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巨大的数量增长,其中固然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市政府明确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不收费,使得潼宜本地的很多原本负担不起孩子上学费用的家庭,也将孩子送进了学校。依据潼宜市政府的要求,对于那些确实是由于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每月反而会给予一些补贴,虽然说不多,但是保证一个人吃饱了却是没有问题。
但是更多的学生增长,却是因为很多到潼宜务工的外来人口,由于潼宜在孩子入学上要求不得拒收外地学生,而且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而决定将孩子从自己的老家带到了潼宜来。虽然说在潼宜生活费可能要高些,但是不收任何教育费用这一块,就比在老家省不少钱,而且,学校的规模、老师的素质也比老家高,潼宜当初的底子虽然薄,但是那也要看和谁比。
而且苏爱军那可是从省教育厅出来的,又有在大学任职的经历,他要拉点教育资源,面对老领导、老同事,谁不得给几分面子?就算不看苏爱军的面子,也得给方家几分面子,就算不给方家的面子,你还能不给苏浣东面子?
所以苏爱军一上任,潼宜的教育系统就是属于首批资源倾斜的对像,可是即便是这样,学生数量当年就增长了百分之九十,也是令潼宜的教育系统叫苦连天,简直要乱了手脚。就算潼宜市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拨款足额按时发放,但是教室、教师这些必备的资源,却不是翻手就能够变出来的,若不是在省教育厅的协调下,奉元和潍南的教育系统里紧急支援了一批教师,市里又腾出了一些空房,紧急装修充作了教室,这才算是勉强平稳地渡过。
好在,苏爱军的背后有方家这个雄厚的金主·只要是正当的要求,方明远从来也没有拒绝过苏爱军的要求,可以说是要多少给予多少,一般只会多不会减·所以市里在建设新城区时,加快了对社区配套中小学的建设,而且还修改了城市规划,多建设了数座小学,以保证就学的需要。
同时,苏爱军还动用了自己的关系,从秦西省和西北几省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中招录了大批的教师·好在潼宜的前景倒也是比较受人看好,这才算是保证了教师队伍的数量,至于质量·如今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能说是只要水平差不多的,就都收拢了下来。可是即便是这样,去年的时候,仍然是搞得潼宜市教育系统人仰马翻的。
一直到了今年,随着新城区的逐步启用,大批的学生转入新学校,又招收了大批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这才算是真正地平稳了下来·不过此时潼宜在校的学生,与建市之前相比起来,已经是当时的三倍还有余。
不过即便是如此·苏爱军、赵绪安亦不敢有半点懈怠,教育系统的投入仍然在继续地加大,而原本被列入旧城改造的这些旧学校·只要没有成为危房的,目前仍然要再使用相当长的时间,以确保届时有足够多的教室来满足新出现的学生。
在此期间,也有人多次地提出来,与此这样费心费力,不如废除这一规定,限制外地学生进入潼宜教育系统中学习·但是都被苏爱军和赵绪安否决了,新市政府成立·如果说如此重要的一项政策可以朝令夕改的话,那么潼宜市政府还有什么威信可言。所以即便是咬紧牙根,再难再苦也要撑过去!
而对于市里的这一项政策,潼宜的市民们不理解的声音也很多,他们中不少人认为,很多外来人员,对于潼宜市的建设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就不应当与潼宜本地人,还有那些在潼宜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享受同样的子女待遇。
正是有了这一前车之鉴,所以,他们在制定潼宜的户口政策时,是谨慎小心,不敢有半点的差错,这要是出了什么问题,搞不好要出大乱子的。
方明远点了点头,赵绪安的慎重他完全可以理解,在全国城市户口迁移都是大门紧锁的时候,潼宜虽然是西北第一特区、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是秦西省里地位仅次于奉元的“大城市”,但是也绝对无法容纳下,哪怕是省里想要摆脱农村户口的人群涌入!
“苏叔,目前严厉控制户口的迁入是必须的,但是我们也必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