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青莲乡间,大匡山上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短短数日,两位师父先后离他而去,十二岁李白的人生,忽然失去了颜色……
要知道,当年在西域碎叶城,武牡丹和郭元振这两位来自京师的才俊,先后收了李白为徒,虽然那时李白年幼,也不曾学太多本领,但这一文一武两位师父带给他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先不说才情卓绝的牡丹姐姐,郭元振也是锦心绣口,最善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在西域声名远扬,能让吐蕃闻风而退,让百姓百里迎送……
李白隐约记得那时的他美髯飘飘,侠气过人,除了剑术了得,性情更是爽朗豪迈,而他送他的那柄木剑至今还带在身边……
牡丹姐姐体弱命薄就不说了,郭元振这位大唐帝国的四朝功勋、国之柱石,竟落得如此下场,实在可悲可叹……
原本李白还想着有一日,自己能去京城和两位师父再续前缘,没想到他们的师徒情份如此短暂。
他更想不明白,他的三郎哥哥如今做了皇帝,为什么会对故人如此无情……
期待多年,入京寻人的心思一下子熄了,李白自此一蹶不振,无心诗书……
——
李白的消沉,月娘都看在眼里。
其实牡丹的离去对月娘的打击也很大,但病入膏肓的她早已明白生死有命,万事皆缘。
于是,这一夜,她把儿子叫到了床前。
看着窗外的明月,月娘和李白聊起了牡丹,聊起了西域的那些往事。
李白这才知道,母亲当年能怀上他,都是牡丹姐姐的医术所致。
在他出生之夜,也有这样一轮皎洁的明月,牡丹姐姐激动的热泪盈眶,当场写下他的名字,收他为徒。
而在他周岁的抓周之礼上,自己一手执剑,一手握笔,姐姐更是赞叹不已,断定他长大定是不世之才……
牡丹是丹阳郡主,是东宫少傅,见过多少王孙才俊,她说的一定不会错——正因她的赞赏和肯定,父母一直对他寄予厚望,悉心培养。
然而如今李白如此颓废,岂非辜负了牡丹的期望?
听着母亲的诉说,李白默然垂泪。
看着李白面有愧色,月娘这才又拿出了郭元振的信件。
原来郭元振临终之时也没忘了李白这个小徒弟,特意给他推荐了一位奇人。
在青莲镇百里开外有座仙山名叫大匡山,山上隐居着一位当世奇人名叫赵蕤。
这赵蕤博于韬略,长于经世,尤擅帝王之学和纵横之术,他和郭元振乃是故交,也是满腹才学且任侠有气,剑术更是一流。
当年郭元振受到武曌赏识,自此一飞冲天;而赵蕤磋磨多年,生了归隐之向,自此不应辟召,携妻带子的隐居在大匡山, 专心着书立说。
郭元振临终之时想起李白,想起故友,想起牡丹一直以来对李白的牵念,这才起意让李白拜赵蕤为师,望他日后学有所成,不负所期。
看着师父的信件,李白十分动容。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想到师父临终之时还挂念着自己……
其实李白早就听闻过赵蕤的名气,也早有拜师之意,如今有了郭元振的举荐信,终于得偿所愿。
自此,青莲乡间,大匡山上,少年李白师从赵蕤,随他习剑求道,助他着书立说。
许是老友的推荐,许是师徒的缘分,赵蕤对李白十分欣赏,将自己的文韬武略、治国安邦之策倾囊相授。
不过数年,师徒二人名声大噪,时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