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俗谚有道是“一人得道,则鸡犬升天”,随着吴氏的位尊后宫,使得原本只是一个中低层武官家庭的吴家也从此跟着荣耀起来,其父最后得以从二品上位阶、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司副都指挥使的高位致仕;而其小妹,也在高宗皇帝的亲自保媒下,嫁与大宋朝中的名门韩家作为正室。
唯独吴大嘴此人性子散慢,“人嫌乌纱小,我嫌蟒袍长。”既不愿受拘束于官场中的繁杂礼制,更不屑置身于庙堂的勾心斗角之中,所以赵构称帝不久后便告辞离去,游荡四海去了。宋高宗将之数次加官都不愿接受,赐爵封田也不去接手,只是每过几年便偶尔到临安京城中看望一眼姐姐和妹妹罢了。
后来,因为实在是无法推拖皇室的力邀和姐姐的劝说,吴大嘴终于也曾一度在宫中接了个“太医”这种不涉朝政和官员派系的官职,看病还是在其次,更主要是为了陪自己那渐渐老迈的姐姐聊天。——俗话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吴氏如今贵则贵矣,但必竟一堵宫墙隔断人情冷暖。她身边仆役如云,却没有一个可以倾吐心声的人。
但连这太医的闲散职位他也仅仅是干了连三年不到的时间而已,他是个闲云野鹤一般的人物,宫里的规矩憋得他浑身难受,邃干脆写信将自己一同学医的师弟苏家志召来京城,举荐接替了自己的职位,然后又一次逍遥朱墙之外去了。
他或许并不知道,自己这种懒散的作风或许令宋高宗有点遗憾,但却另一方面也让宋高宗更加放心。有宋一代,皇帝迎娶武官家庭出身的女儿册立为后亦有先例,并不稀奇。但赵宋王朝是经历了五代十国的武人之乱才才建立起来的,对武将家庭是既拉扰又节制。历代的宋帝都会从武官家庭中选取一些女儿册立为皇后或嫔妃,却都一样并不希望皇后或后妃的家人族亲们因此而过于影响朝政。皇帝加恩而又限权,外戚们便也知道应该谨慎持重、恪守本代份,所以大宋自北而南二百多年间,几乎便没有外戚能专权的局面出现过。
只有到了当今一朝时才开始出现了点例外。皇后李氏一族凭借当朝皇帝的昏聩与专宠,外戚已经明目张胆的擅权,势焰几可滔天!
当然,对于孙子辈皇后李氏一族的所作所为,宋高宗赵构是已经看不到了,但当初吴大嘴的作风,的确是让他更加的放心,也因此更加信任皇后吴氏,不仅册为正宫,且宫中一体事谊全权托负,甚至就连甄选太子这等大事,也都一再放心的询问吴氏的意见。但这些对吴大嘴而言,都只是无心之作为罢了。
吴氏虽得宠,却并没有能给赵构诞下一个可以继承皇位的儿子,由于高宗此前唯一儿子的元懿太子因卷身于一场宫庭政变而夭折了,皇帝再也没有其他的嗣子,所以只好从数量庞大的赵氏宗室子弟中选取贤良少年为帝位后继者。
在吴氏与宰相张浚的共同劝谏下,后来赵构选立了宋太祖七世孙赵伯琮为太子。此人,便是后世史册记载中的大宋孝宗皇帝,也是今日在深宫中养病不出的太上皇。
赵伯琮原来是宋太祖赵匡胤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生身父亲为秀安僖王赵子偁,因福泽深厚他被迎入宫中选立作了太子,一跃成为宋高宗和皇后吴氏二人的养子,先是改名为瑗,后又赐名为玮,表字元永,最后登基前才又改了最后一个名字:赵昚。
赵昚自幼便被接入宫中,循例由皇后抚养教导长大。因吴氏无子,对赵瑗是百般疼爱,悉心教诲,只比亲子都要胜上百倍,偶尔回京进宫的吴大嘴也总是乐呵呵的把他抱在腿上,给他捎来各种民间的小礼物,讲述流浪四海时的各种见闻,这些都给自幼即离开亲生父母来到深中之中的赵瑗以正确的教育和大量的关注,更让他孤单的心里获得了许多的快乐,自也与吴氏姐弟感情十分深厚。也唯因如此,吴大嘴才敢称呼尊贵无上的太上皇帝为一句亲昵的“瑗儿”。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让位于赵昚,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赵昚也不负吴氏姐弟多年的教诲与期待,在任期间选贤任能,涤荡朝风,宋室南迁后混乱、动荡的朝局为之一肃,紧接着又广施仁政、历经图治,饱受金兵侵袭之苦的民间百姓也渐渐得到休养,大宋朝终于慢慢恢复了生机。宋孝宗不但节俭,而且尊佛崇道,除奸邪褒忠良,励精图治,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
当国家重新积攒到了足够的力量后,宋孝宗又大胆勇敢的推行了一场既让后世称道,又让后世惋惜的重大政策:改变宋高宗时屈辱媾和的对金形势,收拾故土!
他先是为抗金名将岳飞平反,下诏追谥为“武穆”。这是一个美谥。《汲冢周书》称:“威彊叡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諡法》也称:“布德执义曰穆,中情见貌曰穆”,此诏一出,鼓舞了全天下将士的心,然后他又将秦桧时期制造的冤假错案,全部予以昭雪。大力整军兴武,孝宗在五年间,举行了三次大规模的阅兵,还积极选拔将领,自己也学习骑射。南宋的军队战力有很大的提高,从此拉开了著名的北伐战争。尽管后来因军事失利而以失败告终,但在民间的口碑和历史上的评价上,宋孝宗越昚(瑗),却仍是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南宋史上最杰出的君王。
朝中群臣与后世的史学家们不无猜测:宋孝宗武功方面在对金国侵略的强硬和勇迈,与吴氏的英武之风影响较大,而其节俭爱民的文治,也与总是在民间走动了解黎民疾苦再转告给皇帝的吴大嘴不无关系。
也只有在宋孝宗这种雄材的君王默许下,黄龙党这种北伐强硬派政党才能形成并慢慢茁壮。
可惜的是北伐失利后,越昚一生最大的志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还不得不与金国补签了屈辱的盟约,这让心高气傲的赵昚如何受的了?但再受不了,当时的情况下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据说《隆兴和议》签约之日,他把自己一人锁在太庙之中直哭的昏死了过去,此后一股郁结之气便盘绕胸臆中不去,身体健康每况愈下,渐渐不能视朝,其在位二十七年,便最后的几年最是完全依赖他在政事堂里精力选拔出来各位宰辅们的死力效命,才勉强维持着朝政的正常运行。
淳熙十六年,越昚的身体状况已经糟糕到让他完全不能理朝了,遂发布逊位诏书,让位给了自己的儿子,即当今的大宋皇帝赵惇,历史上的宋光宗。
而赵昚则自退为太上皇,长年避居于后宫之中养病,与今转眼又是四年的光景了。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利剑神兵如是,人亦如是。
尽管太上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