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抬眼看了看窗外,李景轻叹了口气:“咱们汉人讲究的是落叶归根,这一次迁移人口,迁过去就很难回来了,老百姓不可能不留恋故土,故土难舍啊!
所以咱们不能强迫老百姓迁移,就算是招募新兵,也得就近招募,我看就从四川和陕西一带招募。先招二十万人,安置在河套地区和朵甘地区交界的地方,咱们慢慢向西发展。至于土默特部落所在的地区,从归化迁一个蒙古部落过去。大家都是蒙古人,更容易适应当地的条件。”
“大帅体恤百姓,实是大明万民之福。”苏衡笑道。
李景摇摇头:“什么体恤百姓,折腾百姓还差不多。不过这人呢,就得折腾!你要不折腾他们,他们就会安于现状,不知进取!”
顿了顿,李景又道:“不过折腾得有个度,折腾大了不行,折腾大了老百姓受不住就会对朝廷不满。得慢慢折腾,要在折腾的过程中,让老百姓知道朝廷这么做是为了他们好,让他们体会到朝廷每折腾一次,他们的日子就会过的好一些。”
苏衡笑道:“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比以前好过多了,以前没地的都分到地了,税率虽然加了很多,但是苛捐杂税却没有了,实际上老百姓的负担是减轻了的,只要不发生天灾,老百姓就不愁温饱。”
李景叹道:“不过老百姓分到地的时间还短,而且这两年年景一直不好,老百姓手里并没攒下多少粮食,一旦出现大的灾害,老百姓的日子就难过起来,要是能有个两三年的好年景,老百姓手里能攒下一些粮食,那时就不用朝廷整日牵肠挂肚了。
其实,这两年朝廷难就难在这个天灾上面,要是没有那么多灾害,朝廷一年盈余几百万两银子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两年不是这里闹灾,就是那里有事,到最后一文钱没攒下不说,还拉了上千万两银子的饥荒。
本来今年的年景不错,各地都没出大的灾害,工商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赋税收入也好于往年,我原以为今年能剩点银子,可是没想到黄得功等人造反,不但没剩一文银子,又贴了一大笔钱进去。”
苏衡闻听不由默然。
作为李景的随身书办,苏衡十分清楚李景每天为了增加国库收入是如何殚精竭虑,可是无论李景想多少办法,挣多少钱,总有个大窟窿等着填,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无奈。
沉吟了一下,苏衡说道:“大帅,你别上火,现在叛乱已定,只要我们修生养息几年,朝廷就能缓过劲了。”
李景笑了笑:“你以为我真的上火?我以前常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跟你说实话,这次叛乱虽然令朝廷花费了大量的钱财,但是我正好借此出兵平定漠西。
你可能不明白我为什么急着平定漠西,那样一个荒凉的地方有什么好的?我告诉你,平定漠西能为大明带来无尽的财富。”
“啥?能为大明带来无尽的财富?”苏衡惊呼道。
李景点点头:“大家都知道漠西大部分地区是荒漠,却不知那片荒漠里有什么。嘿嘿,我再告诉你,那里有盐,不需要人加工,只需要挖出来就行。不然的话,你以为鞑靼土默特部落为什么耗在那样一个地方?他们靠什么生活?”
“什么?不需要加工,从地里挖出来就能吃?”苏衡再次惊呼道。
李景微笑着点了点头。
端起茶杯,慢慢饮了一口,李景接道:“洪承畴部现在已经占领土默特部落,我已让他派人在当地仔细搜寻,寻找盐矿,只要找到盐矿,这一场仗,我们所有的花费都出来了。”
“所有的花费都能出来,那得有多少盐啊!”苏衡惊叹道。
“要多少就有多少!我们现在为难的是那么多盐如何运出来。”李景笑道。
“如果真如大帅所说要多少就有多少,那我们就修一条路直通盐场。”苏衡忙道。
李景笑道:“没你想的那么容易,不过这条路终究是要修的,花再多的钱,再多的时间也要修出来。”
似乎是在印证李景的话,李景话音刚落,小九带着一名信使匆匆进了李景的书房。
给李景行过礼,那信使拿出一个匣子奉上。
李景接过,拆去封条,打开匣子,取出信认真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李景不由放声大笑:“哈哈哈,真让洪承畴找到了。三个月,洪承畴派了一万多人,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盐矿了。平之,马上通知副总理大臣及各部尚书还有高奇来我这里议事。”
苏衡闻言,疾步走出书房,命侍卫们到各部衙门传信。
少顷,周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