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二十二年,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往西域,为中天竺所掠。吐蕃发精兵与玄策击天竺,大破之,遣使来献捷。
高宗嗣位,授弄赞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弄赞因致书于司徒长孙无忌等云:“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赴国除讨。”并献金银珠宝十五种,请置太宗灵座之前。”
各种野史段子集锦里,总有许多人说什么……王玄策大破天竺是假的,是不存在的。要不然,怎么没见历史书上说呢?
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世界上无知之辈是众多的。
旧唐书里,明显就有关于王玄策的记录。只不过,那会儿的大唐显然不觉得印度是个什么重要的存在。破了印度就如同破了越南菲律宾这样的小国一样,毫无存在感。是以,寥寥数笔写过。
但是,历史上显然依旧忠诚地记录着王玄策在天竺的功勋。
并不是说历史书上没有记载,而是后世一些不读书之辈没有看到过这些书罢了。
所以,面对茫茫的书海。有时候轻易否定中华历代英豪的功勋那可是很容易打脸的,你所谓言之凿凿不存在,也许某一天就被更加知识渊博之人给寻来了石锤打脸。
王玄策大破天竺便是这么一件事。
对于中国人而,哪怕就是朱慈烺这个时空里,除了一些博学鸿儒之辈,也是少有人知晓王玄策的事情。
但是,对于印度人而言,自己国家的历史显然就记忆深刻。
王玄策的故事也许有许多无知之辈不知道,但作为印度国王。莫卧儿王朝的国君,对荣耀十分渴望,又刚刚被朱慈烺打脸的沙贾汗,那显然是知道王玄策这个人的。
当然,如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
王玄策这个人物,你不提及的时候,没有人会记得他们。
对于中国人而言,那是因为历史上英豪之辈太多了,看不过来。
对于印度人而言,显然是没有人愿意回想一段屈辱的历史。
但眼下,朱慈烺既然提出了王玄策,沙贾汗一下子就回忆了起来。
王玄策啊,大破天竺的王玄策啊。
一人灭一国,何等英豪,何等壮烈,何等的功勋。
而那王玄策,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华儿郎!
现在,中国人又来了。中国人又提起了这段故事,那意味着什么……?
朱慈烺这时没有再去看沙贾汗变幻莫测的面庞,而是笑着对一旁的吃瓜群众说道:“记得朕刚刚说了什么吗?”
被朱慈烺直视着的,赫然就是那个英国人迈克尔。
迈克尔当然记得清清楚楚:“陛下……可是说,印度之国土,也会有中华人物来种植茶叶?”
迈克尔这算是说的油滑的,并没有说莫卧儿帝国会被征服。
但朱慈烺却是放声大笑:“沙贾汗。我向你介绍一下天下地理。这印度的北边,是不丹与锡金。锡金的北边呢,就是西藏。前些时日,朕已经获得消息。算算时间,七日内。你应该就收到西藏勇士南下的情报了。”
而今的西藏,早已不如历史上的吐蕃勇武。
但是,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那等英雄才智之辈。
而西藏呢,也是永远不缺乏那等希望博一个出身于未来,深陷阶级固化的青年勇士。
两相结合之下,大明自然轻易就从西藏征集了两万兵马。主将就是眼下固始汗长子达延鄂齐尔,副将、首席军师则是一个名作施琅之人。
印度人的确很鸡贼,准备了后手,大军将孟买团团围住,不让朱慈烺脱困。
但是,传递一个军情与命令显然不需要朱慈烺亲自出手。而今,下令西藏驻军南下的消息已经传出了孟买城。
西藏的兵马本就部署在边境,眼下只待一声令下,就能来印度旅游一番。
印度,这可真是一个好山好水好土地啊。
富庶的国土、孱弱的军队、疲惫的帝国……以及里应外合,随时就能将印度捏爆的大明水师。
的确,大明海路到印度是劳师远征。
但是,从西藏调拨一支兵马下来,顷刻之间就能里应外合,直接让莫卧儿帝国四面烽火。大明,并不需要绕道海路才能发起进攻。完全可以西藏出人,大明从海上出补给。
更何况,印度可是个很富庶的国家呀。
以战养战,也全然不成问题。
“朱慈烺!”沙贾汗低低地嘶吼着,看着眼前的家伙,咬牙切齿。
朱慈烺轻哼一声,不再理会沙贾汗,而是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眼迈克尔:“英国人啊……真是有趣。”
朱慈烺轻笑一声,转身离开。
“你在骗我!你在欺骗我!伟大的莫卧儿不惧威胁,中国人,中国皇帝,你们所有人都会付出让你们终生悔恨的代价!”沙贾汗暴躁地大喊着,大叫着。
但是,面对朱慈烺的离去,他却久久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
中国人军队的厉害,他有所了解。
本以为,中国人的兵马都是以讹传讹,吹嘘出来的结果。
但是,真正见到了中国人的军队,大明的禁卫军,沙贾汗心中又升起了浓重的不安。
虽然,而今在孟买城内的只有三千名中国禁卫军。其他输万船队上的士兵、官员、商人、学者都在船上。
但是,就是这三千兵马,却让沙贾汗有些犹豫不决。
尤其让他更加纠结的是……朱慈烺并没有下令发起突围,而是直接在英国人安排好的一座中式院落里安顿了下来。
这个中式四合院是一个中国人商人建造的,被迈克尔租赁了过来,变成了朱慈烺的临时行宫。
而朱慈烺呢,就在临时行宫里宅了起来。
中国人既没有发起突围的进攻,又没有继续做其他的动作。
这种平和的表现让沙贾汗心中微微感觉不妙的时候,又多了那么一点平静。
至少,中国人是安静了下来。
……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