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回到寝殿,尹德妃和张婕妤又不失时机地对李渊说道:“如今四海升平,陛下年事已高,唯一的养生之道就是娱乐。可秦王却总是哭泣败兴,正是因为憎恨妾身们。陛下万岁以后,妾身母子们必不为秦王所容,到时候恐怕一个也不会剩下了!”
“皇太子为人仁孝,陛下将妾身母子们托付给他,方能保全性命。”说到伤心处,两位美妃几乎快哭成了泪人。
李渊看着她们梨花带雨的脸庞,听着她们伤心凄恻的啜泣,不禁悲从中来,陪着她们长吁短叹。他无奈地发现,自己和次子世民之间的那条裂痕,如今已然塌陷成一道巨大的鸿沟!
天策府,院中的箭靶上已经插满了羽箭,李世民还在不停地拉弓、射箭。无垢知道他心烦,只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一会儿,李世民停止了射箭,把弓挂在廊下。他走近无垢,叹了口气,说道:“我……真的错了吗?”
无垢摇摇头,用手绢擦了擦他额头上的汗,柔声说道:“你只是累了。”
李世民笑了笑,像一个被溺爱的孩子。面对千军万马他都不会眨一下眼睛,但是后宫的是是非非却让他有些头疼……
夏末秋初,大唐帝国的边境线上再次燃起烽火。东突厥的颉利可汗自从去年秋天倾巢南侵、无功而返后,顿觉颜面尽失,大为不甘。经过将近一年的养精蓄锐,颉利再度挥师南下。
这一次,颉利改变了战略。他并不打算再干上次那种看上去气势汹汹、到头来却劳而无功的蠢事,而是在西起凉州、东至幽州的数千里战线上,采用“多点进攻、袭扰为主”的战略,专搞打砸抢,捞一把就走,不问仗打得漂不漂亮,只求有没有捞到实惠。这样的战争虽然不像去年那样直接威胁唐朝中枢,但覆盖面广、持续时间长,也着实让唐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东奔西跑、疲于应付,大伤了一回脑筋。
从六月末颉利亲率大军攻击灵州开始,这场长达一年多的断断续续的骚扰战就拉开了序幕。
七月十二日,李渊对负责起草诏书的侍臣宣布:“突厥人贪得无厌,朕将与其全面开战,从今往后,给突厥人去函不能再以平等的‘国书’形式,而要一律改用‘诏书’和‘敕令’!”
相对于突厥的战略转变,李唐朝廷这次的军事任命也有了微妙的变化。李渊先后把右卫大将军张瑾、安州大都督李靖、行军总管任瑰等人调到前线御敌,而李世民则只是作为后备力量被派驻蒲州,防守关中门户。
李世民之所以没有像往常那样被推上第一线,主要原因当然是突厥的这一波入侵并未对唐帝国构成太大的威胁,但同时也表明了李渊的用心,那就是尽可能抑制李世民的锋芒,不让他再出风头。
在前线看不到李世民的身影,这对颉利来讲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八月初,颉利亲率十万大军劫掠朔州。张瑾等人急忙北上御敌,于十一日在太谷与颉利会战。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仗张瑾全军覆没,出任行军长史的中书侍郎温彦博被俘,张瑾仅以身免,狼狈投奔李靖。
此仗突厥完胜,颉利便在八月末派人与大唐“和解”。可想而知,这种打完胜仗后主动提出的所谓“和解”事实上就是要挟,无非是想狠狠地敲一次竹杠。李渊没有办法,又违心地给了颉利可汗一笔数目可观的贿赂。
颉利见好就收,引兵北还。一来当然是贯彻他“捞一把就走”的战略思想,二来也是担心继续向纵深推进迟早会碰上李世民。突厥人的主力虽然撤了,但是其他各路偏师却依然在大唐帝国广袤的北部边境袭扰不止。
时值九月,天高云淡,正是秋猎佳时,李世民带领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等一干将领出城打猎去了。
无垢照旧来到两仪殿问候李渊。李渊正在打盹,内侍走到近前轻声唤道:“陛下,秦王妃来了。”
李渊慢慢睁开眼睛,见无垢跪在蒲团上叩拜:“儿臣拜见父皇。”
“是秦王妃啊,看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李渊已经开始称呼她为秦王妃了。
“谢父皇。”
李渊看了一眼无垢,“秦王妃啊,你觉得朕这个皇帝做得如何?”
无垢微微颌首,“陛下心中装着百姓疾苦,是一代明君。”
“一代明君?”李渊苦笑,“一代明君却管不了自己的儿子。”
无垢发现,父皇突然苍老了许多。对于一个年逾六旬、儿孙满堂的老人而言,还有什么比一家人和和睦睦更值得珍惜呢?尽管他是一国之君!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