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乾元殿,李渊请了几位宰相一道参加他与三个儿子的家宴。
只见李渊举杯,缓缓说道:“今天是家宴,几位宰相也都不是外人,今天不设监礼官,大家都尽兴。朕先带个头,先喝三杯。”
几位宰相也跟着一起喝了,只有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三人面无表情的坐着。
“朕与窦皇后一共生了四个儿子。玄霸死得早,没有尽力也没有享福。”李渊指着下面坐的三个儿子,“没有朕的这三个儿子,大唐怎么会有如今的天下。你们兄弟一场,那是前世的缘分。你们兄弟若能和睦相处,才是朕最开心的事。”
李建成和李世民听李渊说这些话,心里都很不是滋味,拜倒在地,“儿臣不肖,让父皇操心。”
李渊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心中却百感交集,不知儿子们有没有将他的话装进肚子里。他沉吟着,想给儿子讲几个历史故事,开导开导他们。他想讲尧的儿子丹朱和舜的儿子商均的故事,又想讲曹操的儿子曹丕和曹植的故事,还有……隋文帝的儿子杨广和杨勇的故事,都觉得有所不妥。最后,他讲了汉景帝和梁孝王兄弟之间的故事。
梁孝王和汉景帝都是汉文帝和窦太后所生。梁孝王为人极为孝顺,每闻太后有病,饭吃不下,觉睡不好,太后也最爱这个幼子。梁孝王常年居住在封国中,有一年,他入朝参拜,当时汉景帝还没立太子,在和弟弟两人对饮时,曾随口说道:“我千秋万岁后,将传位于你。”梁孝王辞谢,虽然知道哥哥说的不见得是真话,心里还是很喜悦。后来爆发了七国之乱,梁孝王率军挡住了吴楚叛军,配合太尉周亚夫将叛乱平定,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第二年汉景帝便立了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几年后太子被废,窦太后想让梁孝王为皇太弟,大臣袁盎等人坚决反对,窦太后只好放弃了。不久汉景帝立胶东王为太子,胶东王便是后来的汉武帝。梁孝王知道后,对袁盎等人恨之入骨,便派刺客到京城,将袁盎等十几位大臣给暗杀了。汉景帝派使者去梁国,逼令梁孝王的几名亲信自杀。梁孝王通过母亲和姐姐向皇帝谢罪,才勉强过关。等到汉景帝怒气稍稍平息,梁孝王便上书请求入朝,走到函谷关,他改乘布车,先来到姐姐长公主家里躲着,汉景帝派使者接不到人,便慌了神。太后哭泣着说:“皇上杀了我的儿子!”汉景帝心里又忧又怕。不久,梁孝王背扛着斧头来到宫外,向哥哥谢罪。这时太后和汉景帝才放下心来,互相对着哭泣。汉景帝又和梁孝王恢复了过去的兄弟关系,但从此对梁孝王保持了距离,梁孝王平平安安地活到了寿限。
李渊讲完故事后,几个儿子保持着沉默,似乎都没弄懂父皇想说明什么,但至少有一点,大家是清楚的:父皇希望兄弟几个都能像梁孝王和汉景帝那样,“平平安安地活到寿限”。
李元吉端起酒杯,拱手说道:“父皇,儿臣祝您身体康健、万寿无疆。”
几位宰相为了缓和沉闷的气氛,也一起说道:“臣等恭祝陛下一家和睦康乐。”
“好好好,一起来。”
李渊接着又说道:“最近发生了杨文幹的事,是大唐的丑事,是我们李家的丑事。朕查过了,朕很伤心,伤心到了没有勇气再查下去的地步。现在朕要告诉你们,这事到此为止。朕的孩子,朕有责任,过去没有说的太清楚,算朕的过失。你们的属下,你们要负责,以后,一定不予饶恕。但是,对那些为人臣而有野心的人,朕不能不有所惩戒。秦王府的杜淹、东宫的王珪、韦挺,一律流放巂州。”
李渊以各打五十大板的方式,给这起震惊朝野的事件画上了一个并不算圆满的句号。之所以说它不算圆满,是因为这种和稀泥的处置方式即便能够勉强维系太子与秦王之间的平衡,那也是一种极其脆弱、危机四伏的平衡。
无论是太子还是秦王,对这个处置结果都不会感到满意。
对李建成来说,既然李渊收回了废立太子的成命,并且对太子和秦王各打五十大板,那就说明他已经意识到太子是被诬陷的,而且肯定也意识到秦王就是制造假案的那只幕后黑手。按照唐律,诬告别人谋反若不属实,诬告者本人是要处以谋反罪的,这就是“反坐法”。可现在倒好,仅仅流放一个秦王府的属官杜淹,秦王本人却安然无恙,丝毫不受惩处,这怎么说得过去?这不是在纵容秦王阴谋夺嫡吗?
而对李世民来说,既然李渊已经做出了立他为太子的承诺,而且没有过硬的证据表明太子谋反案确为秦王府一手炮制,那么李渊就不应该打秦王板子——流放他的属官,而应该兑现承诺,立他为储君。所谓天子口中无戏言,堂堂的一国之君怎么能信口开河、出尔反尔呢?再者说,就算太子谋反是假,可杨文幹兵变总是真的吧?杨文幹是东宫旧部也是真的吧?太子给杨文幹私运盔甲更是不争的事实吧?就冲这些证据确凿的事实,太子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怎么能不痛不痒地流放两个东宫官吏就算完事了呢?更何况杨文幹兵变毕竟是秦王平定的,到头来平叛功臣反而遭到责罚,如何能让人心服?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