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5.co,最快更新百年风云最新章节!

    自古民教两相仇,

    欺人太甚怎甘休?

    哪里压迫哪反抗,

    中华民族不低头。

    慈禧太后盛怒之下,将恭亲王罢黜。九城大哗,引起很大波动。不少人上本,要求太后收回成命。就连慈安太后和小皇帝,也替恭亲王不平。最后讲来讲去,终于准许恭亲王照旧为军机领袖。但是,不能恢复议政王的职务。并且,依西太后的意思,命吴棠为四川总督。恭亲王暗气暗憋,只好让了一步。从此,恭亲王和慈禧明和暗不和,矛盾越来越尖锐了。

    同治九年六月,军机处突然接到天津发来的奏报。奏报上说,天津百姓和教民不睦,多次发生械斗。百姓以找丢失的孩子为借口,闯进望海楼天主教堂,打死贞女十名,打死法国领事丰大业和秘书西蒙,又杀死英、美、俄、德商民二十人,还放火烧了所有的教堂。英、美、俄、法、德、意、荷七国政府,向清政府提出强烈抗议。所有的外国军舰,齐集到白河口。法国海军提督声言,要把天津化为焦上。奏报上还说,目前形势极为严重,要求朝廷火速派人解决等语。

    恭亲王吓得颜色更变,急忙跑进内宫,向两太后启奏。慈禧闻听,也倒吸了一口冷气。经过商量,决定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去天津调查处理此事。曾国藩接旨后,立刻从省城保定动身,六月十三日来到天津。不到一个月,把这次事件的始末查清了。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说书人详细交代一番——

    说起教案,由来已久。我国有天主教,是从明朝开始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远涉重洋,到中国来传教。他先说服了明大学士徐光启,经徐的引见。谒见了天启皇帝后,入翰林院任职。

    清兵进关后,清世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也笃信天主教,对汤若望倍加重用,任命他为钦天监监正之职。从这以后,天主教就风行起来。到了雍正的时候,情况又变了。雍正对天主教很反感,说它只崇上帝忘了祖,纯属邪教。雍正三年颁旨,不准臣民加入邪教,违者严惩。他还下令,把传教士赶到澳门,不准他们乱窜,否则,以奸细论处。此后,在乾隆、嘉庆以及道光前期的一百多年中,天主教在中国几乎绝迹了。

    道光十九年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打了败仗,和英国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放五口,割让香港。法国也乘机要挟。清政府无奈,于道光二十四年,在黄浦口的一条法国兵船上,和法国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三十五条,清政府允许法国在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五个口岸传教,并建立天主教堂,还撤消了雍正三年的禁令。不过,清政府强调,教会可以传教,但不准诱骗妇女、拐骗儿童,更不准出现诓骗病人、剖心挖眼等事件。其实,诱骗妇女、儿童是有的,剖心、挖眼的事并不存在。由于西洋人医学发达,动手术用刀剪,中国人误以为是剖心挖眼。以讹传讹,越传越玄,连清政府也坚信不疑了。

    《中法黄埔条约》签订后,信奉天主教的人又多起来了。入教的人称为教民,受天主教和治外法权的保护,比一般百姓吃香得多。中国老百姓大多信奉佛、道、儒三教,对天主教非常反感,骂教民是无君无父、忘了祖宗的乱臣贼子,恨不能得而诛之。而入教的人多半都是上豪劣绅,市侩流氓。他们经常依靠教会的势力,欺压百姓,霸人田产,横行乡里,以势欺人。一旦引起纠纷,告到官府时,教民总是占上风。因此,百姓和教民的关系愈发紧张,之后竟发生械斗。百姓气愤不过,就把教堂烧了。类似这种事件,不断发生,当官的就怕“教案”。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清政府又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在条约中规定,准许大清国臣民自由信教,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租买土地,起造教堂。这样一来,“教案”就更多了。

    按下别的地方不说,单表天津。当时是外商洋人集散之地,英、法、美、俄、意、德、荷七国,都在这里经商和传教。清政府怕引起外衅,特别在天津设了一个“办理三口通商衙门”,长官由户部侍郎崇厚担任。崇厚,字地山,完颜氏,满洲镶黄旗人,中举出身。咸丰十年底,以户部侍郎出任三口通商大臣。哪三口?天津、登州(烟台)、牛庄。崇厚任职后,提心吊胆,对洋人唯命是从,对教民也关怀备至。因此,引起天津百姓的愤慨。都骂他是“崇乌龟”,“带犊子”。

    自从天津被列为通商口岸以来,洋教大兴。教会利用势力,强占老百姓的耕田和住宅,逼得很多人家败人亡,流离失所,状告教民和洋人的事件不断发生。崇厚假做不知,连理也不理,这样,更激起了民愤。

    不但如此,天津还经常发生丢小孩儿的事情。有人说被拐子骗走了,有人说被教堂偷去了,也有人说被洋人弄去大卸八块了。偏巧,法国育婴堂死了一批儿童,埋在海河东岸的树林里,被野狗刨开,掏心扒肝,啃得血肉模糊。不明真相的人,就扬言说是教会干的。这下,老百姓更信以为真了。一年多来,还有不少丢孩子的人家,纷纷越级上告。

    曾国藩也曾收到不少状子,作为封疆大吏,不容他忽视此事。曾国藩下令,命三口通商大臣崇厚查处。崇厚害怕,又推给天津知府张光藻。张光藻不敢插手,又往下推。推来推去,推到天津知县刘杰身上。

    刘杰是山东历城县人,为人耿直,忠于职守。别看他官不大,对处理案件很认真。他是进士出身,儒家信徒,对洋人和洋教深恶痛绝,常为国家饱受外人欺凌而愤慨。怎奈官小职微,孤掌难鸣,唯有叹息罢了。不过,他也有一个宗旨: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决不允许洋人和教民欺压百姓,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个两袖清风<:"="_.、明镜高悬的父母官。因此,颇受百姓称赞,有人叫他“刘青天”。

    闲言少叙,刘杰把案子接手后,看了状纸,又把原告传到县衙,详细了解了情况。原告共三十一人,大多是平民百姓。有的把男孩儿丢了,有的把女儿丢了。大的九岁,小的四岁。从时间上看,都是当年出的事。刘杰让家长们讲述了孩子的相貌特征和衣着打扮,一一详记入册。接着,把两个捕快班头张洪、赵亮叫到眼前,当面交待了一番,限他俩十天内把拐子拿获。

    张洪、赵亮都是天津人,当捕快已有十年,手头很有功夫。即便五六个小伙儿,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带着一群差役,穿街过巷,进戏园子,进茶楼,走遍了天津的五方杂地,还暗查了很多无业游民。结果,一无所获。刘青天大怒,把他俩痛骂一顿,又给了十天期限。结果,仍没有结果。刘青天气急了,每人“赏”了他们二十大棍,并警告说:“再给你们十天时间。到时候再破不了此案,我就打断你们的狗腿!”张洪,赵亮回到班里,往床上一趴,脸对脸哭了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忽听县衙前鼓响,有人哭叫着喊冤。刘杰马上升堂,张洪、赵亮也忍痛站班伺候。喊冤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自称叫刘化一,家住天津郊区大城堡,靠教书为生。他有个人岁的孙女,名叫刘代弟,昨天黄昏时丢了。刘杰问明情况,登记入册,让他们回家听信儿。

    张洪、赵亮深受感触,心里说:这偷小孩儿的拐子太猖狂了。官府查得这么紧,他们还敢继续作恶,这不是成心给咱上眼药吗?他俩暗下决心,非要把案子破获不可。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洪、赵亮的决心没白下,第六天终于把案子破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