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巴州。
征虏副将军常遇春就觉得吧,最近这些事情,挺离谱的。
先是京中传来消息,自己突然得了一个金陵军事大学校长的职位,想俺老常大字不识几个,竟然要成为一校之长,教授学生,这真真不是主公多喝了几杯之后做出的决定么?
再是今天。
信使又一次带来主公谕令的同时,还有一份甚么的‘调查问卷’,让他填写。
问过同样被指派填写问卷的涂霄才算得知,这就和那科举试卷类似。
科举啊……更离谱了。
不过,等涂霄念过了内容,常遇春倒是来了兴致,这原是关于那《大明月刊》的。《大明月刊》啊,好东西,这些时日,其中不少篇章,他都反复让身边参谋的儒士读了好几遍。
诸如那《朱氏创业纪略》,常遇春就很喜欢,还觉得,确实是写得太‘略’了,该弄一本厚厚的演义出来,才是精彩。
还有那《倩女幽魂》,有意思。
蜀中剑仙呵。
恰好就要入了蜀中,若是得闲,就派人去那山中寻一寻,捉一两个剑仙带回京师献给主公。
至于那《红楼梦》,常遇春就不喜欢了,小儿女的哭哭唧唧,还要还泪甚么的,不利索,把身子还了,做个一世夫妻,多干脆。
还有其中再次涉及均田的章节,常遇春特意让人誊抄了很多份,传诸各卫,算是对将士们的又一次激励,近日反馈也是不错。
再说那‘调查问卷’,既然是主公安排,那就填呗。
自己口述,涂霄执笔,就着十一月廿八日晚饭前的时光,很快完成,当即让人趁夜往回送。
吃罢饭,开始召集诸将,商讨明日之事。
为了囤积足够粮草,避免大军深入蜀中遭遇补给困难,主公谕令是下月初发动入蜀。
然而,实在不能再等。
不是因为蜀中不断向吴友仁军镇增兵,目前已达到五万,而在于……过往一段时间,已经有三位蜀中将领悄悄遣人过来,说归降事,并愿为内应。
因此可见巴蜀军心。
若是开始第一位还是诈降的话,一而再,再而三,总不可能都是假的。
再者,就算是假,又能如何?
吴友仁目前有兵五万,已是蜀中一半兵力,自己这边,那怕从兴元南下一路留守部防,到了这巴州城的,也还有15万大军。
三倍于敌,气势又盛,破一个吴友仁,还不是手到擒来。
常遇春召唤,诸将很快抵达。
除了涂霄这位正三品的测绘使文臣,主要还有常遇春的两位副手,官职为正二品江西行省右丞的薛显和同为正二品的大都督府副都督顾时,两人也都是这些年颇受老朱信赖的勐将。
说起来,常遇春挂名的中书平章,与朱塬并列,是从一品。
征作中军大帐的巴州城州衙内,诸将一番讨论,确定明日天不亮就向吴友仁军镇进攻,一鼓作气。
常遇春还分别召见了这些时日一直扣留在明军大营的三位信使,安排里应外合之事。
十一月廿九日。
新的一天,老天爷也是赏脸,这是没有雾气的一天。一夜筹备的明军在卯正时刻准时发动,三处内应也全部给了回馈,一部制造内乱,一部打开营门,一部趁乱抓获了想要逃走的吴友仁。
夏国倾尽全力筹集的五万大军,一时间成了笑话。
战事持续到中午就宣告结束,明军一战歼敌八千,俘虏四万余。天府之国,彻底向明军敞开了胸怀。
常遇春并没有被这番胜利冲昏头脑。
因为,问题接踵而至。
自家主公昨日送来的谕令还再次提起,入蜀之后,一定不得过于杀戮,免得激起蜀中反抗。同时,那怕到了重庆城下,若能招抚,还是要尽可能避免刀兵。这不是第一次的类似交代,常遇春不能不听。
于是,四万降卒,一时间就成了问题。
押送后方……秦岭道路难行,实在不便。
就地安置……那更危险。
解散放归……就怕这些人转眼又成了大明的敌人。
全部杀掉……常遇春是这么想的,然而,别说主公那里要吃挂落,就是一干下属,也不会同意他这么做。
现在,不把这四万人处理好,大军也无法放心入蜀。
商议了一个下午,终于拿出了一套方案。
首先将夏军所有千户以上将领拣选出来,押送后方。
其余士卒,每人扒了上衣抽三鞭子,然后给予三日口粮就地遣散,并且约定,大军后续征伐途中,再见有身带鞭痕者,不仅不再宽宥,还将牵连家人。同时,若这些人不肯归乡,流窜蜀中作乱为盗,一旦抓捕,也将牵连家人,全部诛杀。
处理过四万降卒,常遇春也没有听从薛显分兵取成都的建议,依旧采取大都之战的擒贼擒王策略,大军顺水而下,直奔六百里外的重庆。
……
常遇春打通米仓道顺利入蜀的消息第二天就通过飞鸽传书抵达金陵。
朝堂一时振奋。
老朱再次送去加急谕令,一方面要求常遇春不得滥杀,一方面,对于夏国明氏,若能怀柔,依旧怀柔为主。
对于常遇春没有分兵直取重庆的做法,老朱也很赞成,如果能迫了夏主投降,整个蜀中其他州郡也就很难再升起反抗之心,两方都能减少伤亡。
北路军势如破竹,廖永忠、杨璟率领的东路军却不太顺利,当下还被卡在瞿塘峡,也就是当年蜀汉刘备伐吴大败后退守的白帝城,长江天险之一。
老朱也不急,只是去信要求廖永忠和杨璟牵制瞿塘守兵,避免其回救重庆。
其余的事情就交给常遇春。
如此这般,时间进入了洪武元年的十二月。
朱塬最近几天忙碌的主要一件事,是安排大都而来的又十万工匠。
还得知,另外十万也在路上,腊月下旬赶到,另外还有徐达和北平知府晋安的联名上书,这边也同意下来,其余的匠户,就留在北方,不再抽调。
再说一次性十万人的安置,这不是小事,也不算大事。
如果按照军事化管理的标准,不过‘安营扎寨’四个字,然而,想要让这十万人有归属感,并且尽快投入到工作当中,就必须好好费心一番。
安置地点提前都已选好。
这次还是对半,一半在京师,一半去太平。京师的一半,安排在幕府山东麓,太平那边,还是已探明铁矿所在的周围山中。
另外,安置的第一步,还是建房。
朱塬为此特意从明州那边调回了一些人手,毕竟那边在制砖烧瓦伐木起屋等各方面都很有经验,其中就包括身边丫头钗头凤一家。
钗儿的父亲,涂让春,本是岱山渔户,擅长造船修船,是个巧匠。当初被安排在制瓦工厂工作时,涂让春针对冲压式制瓦机提出了活动模具的设想,被朱塬随手点了一个‘组长’职位。
这次调过来,正式入了流品,担任在幕府山东麓设置的又一座制瓦工厂的主管,官职为正八品。
另外,采桑子一家也到了金陵。
这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