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语交谈的时候,也学会了一些,所以我就依照我和不语的谈话,说一些话。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
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慎勿谈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长。仇者以义字解之,怨者以直字报之,随所遇而安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有恶,则掩之;人有善,则扬之。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勿称忿而报横逆,勿非礼而害物命。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诗书不可不读,礼义不可不知。子孙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难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体,饮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无也,可不慎哉。”
丁不语也是说道:“礼是一件硕大很大,但是说小其实有很小的事情,其之大也,在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是有着礼节,这代表着礼节其实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只是礼节其实也在生活当中,比如见面时候的问号,以及吃饭时夹菜的方式和方向。我所觉得人之所以能够称呼为人,而不是称呼为鸟兽之名,无非就在于礼节之存在。
先生的文章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是我觉得能够说明一些事情和道理的话,对于县何时能来说,可能只是文章当中的一些道理,但是我觉得这些道理是极为不错的。
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这句话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出自于,庄子的《庄子·胠箧》,当中是这样写的,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五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众圣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所谓的大盗,其实就是庄子和先生的言论中,与所谓的圣人站在自己所树立的道德制高点上看到的所谓的不仁不义,然后又以不符合‘仁义道德’作为标准,去指责进而教化所谓的盗。如果做不到他们心中所希望的标准,就把他们定为盗。
所谓的盗其实就是那些人眼中的不符合道义的人,所以我觉得礼节其实也是相差不多的,可以重视礼节,但是不能够完全把礼节当做特别重要的事情,礼节这种东西,是应该建立在能够活着的前提之下。
我觉得如果再不能够活着的时候,还去注意所谓的礼节,是不是有些过于不符合仁义。
君子如果连活着都做不到的话,空凭着所谓的礼节,那么空有礼节有什么用呢?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君子应该注意的事情,其实不应该是礼节,而是知道危险能够继续存活。
如果连存活都不能够保证的话,那么怎么可能会有那种所谓的遵守礼节呢?”
司徒殿点点头,说道:“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简单地解释一点,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这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所以有两个选择面向你,一个是因为遵循礼节而死,一个是不遵循礼节而活。我所觉得遵循礼节而死,其实就是最不遵循礼节的一种行为不是吗?
子路之死又是不一样的,他是在知道自己活不下去的时候,才选择那种以礼去死的。如果他能够活的话,他还会选择活着的,而不是礼节。
昔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许多日都没有进食,在吃饭的时候,孔子不仅不询问是从哪里来的食物,也不曾注意过多的礼节。
那是因为那时候不是注意礼节的时候,而是以活着为目的的时候。”